Back

Columns

2018/03/14

解決金錢無力化解的問題

(Chinese only) 全球許多經濟體都正面對失業率高企和經濟呆滯的局面。在香港,我們過去10年基本上全民就業。政府統計處(下稱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間,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分別下降至2.9%和1%,是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失業率創出20年新低固然值得我們驕傲,惟這亦意味企業極難增聘人手拓展業務。更糟的是,不少企業向我們表示招聘無門,也難以留住員工,以致人手嚴重不足,甚至無法維持業務運作,因此倍感氣餒。這情況已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就是加重了對員工的壓力和需求,而當人手極度不足時,更會令服務質素下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在《財政預算案》中表示:「香港勞動力和人才不足,亦制約了經濟發展和競爭力。」

根據統計處最新發表的勞動人口統計數據,餐飲、零售和醫療業的空缺率持續高企,空缺總數超出2.7萬個。進出口貿易和金融服務這兩大本地產業,亦受到嚴峻的人力短缺問題困擾。數據顯示,進出口貿易的每月平均空缺約為6200個,金融服務則為5500個。

愈來愈多嬰兒潮一代在未來數年陸續退休,政府預測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屆時將會開始下降。我們的支柱產業早已嚴重欠缺人手,當離職退休人數有增無減時,長者護理和醫療保健等長期飽受人手短缺困擾的行業,只會雪上加霜。

然而,隨着我們着力培育創新科技業,尤其是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及的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業,並獲《財政預算案》預留500億元撥款,當前最大的問題卻是香港能否滿足其對人才的需求。

政府提出發展全新的創新科技業,是可取和具前瞻性的倡議。不過,計劃要取得成效,則必須擴大我們的人才庫來支撐這些行業。可是我們從何處吸引人才,並與矽谷和新加坡等其他地方競爭呢?

香港曾嘗試透過「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吸納人才,但結果反映我們必須採取更果斷、進取的行動。從其他經濟體的經驗可見,把金錢投放於硬件並不保證成功,如果香港無法吸引和培育人才,把這些商業概念發展成具潛力的企業,那麼即使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也是徒然。

歸根究柢,我們要盡快全面修訂本港的輸入勞工政策。

 

吳天海 香港總商會主席

Top

Over the years, we have helped businesses overcome adversity and thrive locally, in Mainland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

If you w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our network,insights and services, contact us today.

VIEW MORE